《十分鐘後》(Ten Minutes Older)是個集結世界名導,給予每人十分鐘長度,來闡述「時間」這個哲學議題的拍攝計畫。《十分鐘後:提琴魅力》是這系列的第二部電影,也是台灣院線難得一見的,風格多樣繁雜的短片集錦電影。
這
八位名導,藝術功力早被影史肯定,但正如飯店名廚未必煮得出夜市小吃的美味,文學巨擘未必能寫好極短篇,一般長度的劇情片,其表達空間、起承轉合、情緒起
伏,畢竟和十分鐘短片有所不同。這些慣常拍攝長片的名導,被短片規格所限,要闡述的又是既抽象又具體的「時間」,表現也就各有巧妙,高低不齊。
對此「十分」限制,大多導演不是將劇情濃縮(貝托魯齊、麥可雷德福),或只呈現十分鐘生命片段(伊斯特凡沙寶),就是流於懷舊的情緒傷感(伊利曼佐),或失焦的影像嬉戲(沃克舒隆杜夫)。相對來說,反倒是不採取傳統敘事手法的短片較為成功。
景仰高達(Jean-Luc Godard)的英國導演麥克費吉斯(Mike Figgis),近作著迷於將畫面切分四塊,以進行影音間的辯證與實驗。在他的〈About Time 2〉中,四個螢幕分別代表著活在不同年代的一家人,彼此間卻可互動往來,就像走入一個充滿回憶與夢境的劇場,牽引不散,其質感與實驗早已背離傳統電影,近似當代錄像藝術。
法國導演克萊兒丹妮絲(Claire Denis)的〈Vers Nancy〉裡,讓一位女學生與名哲學教授Jean-Luc Nancy在
法國邊境火車上,探討歐洲自申根條約後,逐漸變成沒有邊境的共同體,既然國與國間的地理隔閡,如今只需十分鐘就可跨越,那麼對法國人來說,「外來者」一詞
究竟還有何意義?除了關注現實,巧思獨具外,在火車上讓女主角與哲學教授進行真實對談的橋段,明顯是在向高達的經典政治片《中國女人》(La Chinoise)致敬。
作為電影史最重要的風格開創者,高達本人的〈Dans Le Noir Du Temps〉(時間的黑暗),則大量採用自己的舊電影片段、歷史資料片等,加以回收、組織、拼貼,藉以闡述青春的、勇氣的、思想的、記憶的、熱愛的、沉默的、歷史的、恐懼的、及永恆的最後幾分鐘。在愛沙尼亞音樂家Arvo Part的音樂襯底下,其風格論理如哲學,抒情如散文,壯闊似大海,微妙如髮絲。
在高達的經典《賴活》(Vivre sa Vie)裡,女主角看到螢幕上的聖女貞德受難而感動落淚。而這片段,如今也和德萊葉的聖女貞德一起走入電影史,永垂不朽。而〈時間的黑暗〉以點燃火把為始,舞台上不斷被拉扯的空白螢幕及柏拉圖的洞穴意象作結,既輕盈又沈重地暗喻了人類影像之起源,及電影創作的終結危機,完全是大師手筆。《十分鐘後》系列短片以此做結,可說恰如其份,餘韻十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