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

[中時]美軍電台在台灣 (王駿)




美軍電台在台灣

* 中國時報
* 【王駿】

 二○○八年的台灣,要是有一家廣播電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完全以英語播出,完全沒有廣告,整天放搖滾樂、古典音樂、排行榜流行音樂、爵士樂、西部鄉村音樂、黑人靈魂音樂;周末轉播NBA職籃、大聯盟棒球、冰上曲棍球;每個整點,都播五分鐘新聞與氣象;音響效果佳,主持人DJ話少,那該有多好?

 沒有,二○○八年的台灣,沒有這樣的廣播電台。沒錯,我們有個英語電台,叫做「台北國際社區電台」,簡稱ICRT。不過,這電台廣告多到讓人抓狂,這電台DJ廢話特多,好像個個都是口水佬。

 然而,不管你信或不信,台灣曾經有過上面所說的夢幻英語電台,而且,大半個世紀前就有了,但是,在三十年前,這電台就打烊走人,把設備免費送給台灣,成立了現在的ICRT。

 這電台,就是美軍電台,英文全稱為「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簡稱「AFNT」。現在四十歲以下的台灣居民,可能壓根不知道有這家電台;就算聽人說過,也僅止於聽說而已,不會曉得當年這電台有多神。

 美軍電台,是台灣歷史一部分。要講美軍電台,就得先略說美軍駐台。本文分期刊載,先講講當年在台美軍遺事,接著再敘美軍電台詳情。

 中國現代史上,有句擲地有聲名言:「西安事變救中國共產黨,朝鮮戰爭保中國國民黨」。話說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之後,風雨飄搖,朝不保夕,老共渡海攻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當時的美國駐台外交官高立夫(Ralph Clough),後來在其知名著作「Island China」當中提到,一九四九年底,美國國務院曾通知美國駐遠東地區相關外交人員,台灣陷落已是不可避免之事,美國駐外單位應提早因應此事。

 人算不如天算,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台灣就此轉危為安。之後,美軍源源而來,在民國四十年代末期冷戰全盛時期,駐台美軍超過一萬人。

 在台美軍又分兩種,一種是派駐在台,包括台北的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司令部,但箇中大宗仍為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美軍稱為CCK基地)。另一種在台美軍,則為赴台休假之駐越美軍。一九六八年,駐越南美軍人數達於最高峰,多達五十四萬人,相當於台北市當時三分之一人口。一九七三年元旦,老美和北越達成停火協定,開始撤出駐越美軍,但駐越美軍人數仍極可觀

 這批駐越美軍,定期會往東南亞其他駐有美軍國家休假,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台灣台北、基隆、台中、高雄,皆為目標。

 兩起美軍加起來,成就了台灣若干都市裡若干街道的繁榮。例如,台北的中山北路、台中的自由路、高雄的七賢三路、基隆的忠一路。

以高雄市七賢三路為例,這條路,從五福四路口到高雄港這一段四百公尺左右的路面上當年兩旁不是酒吧,就是唱片行。這裡的唱片行,貨色特多,甚麼稀奇古怪合唱團都有,只是從不賣國語唱片。

 七賢三路上滿街亂逛的美國大兵,永遠是白兵和白兵一起,黑兵和黑兵作夥,顏色絕不會混同。有一種水兵,三人一組,手臂上掛著「SP」臂章,手掌握拳,提著警棍,滿大街巡邏。那叫「Seashore Patrol」,是美國軍艦上派下來的軍紀糾察。

 美國大兵上岸買醉,經常喝酒鬧事,當街打架。老美打架有意思,和台灣流氓不同。他們幹架,一個對一個,講究公平,旁邊同僚也不勸,反而鼓譟助威。打不了多久,一車「SP」開到,出棍就狠打,打得鬧事水兵呼天搶地。打完,兩個SP侍候一個水兵,抓住四肢,往車裡扔。車子是美軍顧問團駐左營顧問小組派出的,只要有美國軍艦開入高雄港,顧問小組就得張羅一切。

 美國軍艦入港後,大兵離艦一概不檢查所攜物件,但回艦時,艦上則仔細檢查歸艦水兵所攜物品。之所以如此,是為了安全。不過,因為離艦時不檢查,以致於大兵動輒偷竊香菸、烈酒以及諸般什物,帶到船下盜賣。

 七賢三路過了五福路口之後,向市區走幾百公尺,就是Seadragon Club,也就是「海龍俱樂部」,這是美國海軍的休閒俱樂部。

 另外,在建國一路大仁國中和道明中學之間,三十幾年前有個美軍顧問俱樂部,是棟白色的兩層樓房。這棟樓房大概在一九七○年代初期,被一家冷凍水產工廠接手,整棟樓腥臭腥臭的。不過,白色房頂上,仍有MAAG,這四個字是Military Assistant Advisory Group,也就是美軍顧問團的英文縮寫。

 自一九五○年代開始,美國在西太平洋建立防線,北起阿拉斯加,往西南延伸,防線拉過日本、南韓、琉球、台灣。再往南,則是菲律賓、越南、泰國。這當中,菲律賓尤其是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重鎮。

 美軍在亞洲各國,都有叫得出名號的基地,像是漢城K─14基地、琉球嘉手納基地、台灣清泉崗基地、越南金蘭灣基地、新山一基地以及峴港基地、泰國烏打拋基地。

 在菲律賓,則有兩個美軍主要軍事基地,一個是克拉克空軍基地,一個是蘇比克海軍基地。這兩個基地,規模之大,僅次於夏威夷與關島。並且,兩個基地一直存續到九○年代初期,才由菲律賓收回。

 一九七四年初夏,駐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美軍,組了一支籃球隊,到台灣訪問。這支球隊,隊員只不過是基地美軍,也沒什麼職業或半職業球員,可是,卻橫掃台灣,把台灣所有籃球隊打趴。

一支駐菲美軍基地的籃球隊,不過是萬把官兵中挑人組成,照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誰知道,事情可大條了。這支籃球隊來台後,一天也沒歇著,天天比賽,天天贏球。不論是飛駝、裕隆、虎風、陸光,還是榮工、台銀,遇到克拉克基地隊,全都輸得一塌糊塗。

 當時,曾經紅透籃球轉播這一行的中廣洪縉增,已經不太播報,變成警廣李淼最受歡迎。那幾天,台灣籃球隊可慘了,裕隆吳建國、飛駝洪濬哲、台銀田希和全都吃癟。李淼轉播克拉克隊和飛駝隊那一仗時,有著下述精采報導:「洪濬哲帶球衝進去,抬頭一看,不得了,怪手如林,只得運球再退出來!」

 幾仗打下來,台灣各隊是打一仗輸一仗,後來匯集各民營企業球隊菁英,臨時搞一支「中華民聯」,還是輸球;再匯集軍方球隊菁英,搞一支「中華軍聯」,還是輸球。末了,實在沒有面子,連一支美國駐外空軍基地隊都贏不了,我方又臨時組了一支「中華聯軍」。那一仗還沒開打,李淼就說了,據他了解,有圈內人士勸美軍和為貴,給台灣留點面子,因此,這「中華聯軍」對「駐菲律賓克拉克基地美軍隊」一役,大約美軍會放水。果不其然,那一仗台灣終於贏球。

 當年美軍大本營還是在台北市,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民族東路那一帶,有個中山足球場,是民進黨綠營每次辦活動的最愛場地。足球場隔著中山北路對面,則是台北市美術館。那兩塊地方,以前就是美軍協防司令部。協防司令部左右布滿美軍福利社(英文叫Navy Exchange)、招待所之類的單位。

 車過圓山橋,向左從圓山飯店下方隧道穿越,此時,圓山飯店後方,也就是北安路往大直方向,現在「美僑俱樂部」一帶,有個美軍俱樂部,台灣愛玩的騷包,管那地方叫「六三俱樂部」,或「士官俱樂部」,這俱樂部的英文名稱叫做「China Sea」。

 總統府附近,公園路沿新公園(現在叫二二八紀念公園),左轉襄陽路時,丁字路口台大醫院邊隔出一個小部門,門口掛著「美國海軍熱帶研究醫學研究所」招牌。

 那年頭天母的路名很古怪,例如,有條路就叫「中十二路」,由這條小路上山,有不少美軍單位,其中有美國海軍醫院。電影「兒子的大玩偶」中,第三段「蘋果的滋味」裡,江阿吉他老爸被美軍撞倒,送到醫院裡。雖是虛構故事,但照當時情況看,應該就是送到這家美國海軍醫院。

 信義路師大附中對面,今天的美國在台協會,當年則是美軍顧問團總部。那時候,這棟建築物的上方,書有幾個大字:「Military Assistant Advisory Group」。

美軍駐台,影響範疇無遠弗屆,包括色情雜誌在內。

 在台北市北門郵局附近,中華路中華商場「忠棟」對面,有一家書店,叫「中英」書局。這家書店本事大,公然在書店裡面隱密處,擺著「P字頭的書」,一本一百六十元,對外發售,所謂「P字頭的書」,指的是Playboy以及Penthouse。並且,這個月還沒到底,下個月的最新一期雜誌,就已經鋪貨。老闆直言,貨源就是駐台美軍。

 約略講過美軍在台灣,接著講講美軍電台在台灣。台灣美軍電台英文全名為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簡稱為AFNT。這個電台,位於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現在的中國文化大學)對面。這個電台,當時一共有兩個廣播網,在四個頻道播出。其中,FM廣播網於調頻頻道一○○.一,以及一○○.九播出,除了周六及周日若干時段外,其餘時間二十四小時播放輕音樂。簡而言之,當年美軍電台調頻網,就等於是二十年後的中廣調頻音樂網,所差者,美軍電台完全沒有廣告。

 這個頻道,經常插播下述呼號,自明身分:「Islandwide in stereo at one hundred point one and one hundred point nine, this is American Forces Radio Taiwan FM.」

 那年頭,台灣調頻頻道也只有美軍電台、中廣、警廣、教育四台而已。其中,中廣、警廣調頻廣播網開播未久,每天只播音幾小時,而美軍電台調頻網已經一整天二十四小時放輕音樂。一直要到一九八○年代中期以後,中廣才出現音樂網,足足晚了美軍電台至少十五年。

 美軍電台調幅AM頻道方面,在調幅頻道一六○○,也就是收音機轉盤最右邊,訊號超強,經常把附近其他電台干擾得抬不起頭來。另外,在調頻頻道九六附近,也可以聽到模糊的調幅網節目。以上,就是兩個廣播網,四個播音頻道。

 這電台的節目,可分為自製與外製兩種。所謂自製節目,指的是台北美軍電台自己製作的節目。例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的Time Machine,專門播放老歌。

 另外,每天中午的「A Little Bit of This and A Little Bit of That」,也是自製節目,經常介紹台灣各地飲食、旅遊、社交資訊,供在台美軍參考。

台北美軍電台也有不少外製節目,由美國國防部廣電服務處,與美國各娛樂、體育、宗教團體簽約購買的節目。例如,星期六、星期日的球賽轉播、宗教禮拜、每個星期五下午兩點到五點的「American Top 40」、周一至周五晚上六點到七點的「Wolfman Jack Show」,以及早上的「Charlie Tuna Show」。

 美國國防部廣電服務處,英文全稱為「American Forces Radio and Television Service」,簡稱為「AFRTS」。全世界各地美軍電台、電視台,全由這個單位提供節目。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處於封閉管制狀態,日本電影、音樂全面禁放,要哈日也哈不起來,年輕人只有一種選擇:哈美。

 當時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遊戲機,沒有CD、VCD、DVD,沒有MP3,大學生只能熱中於辦郊遊、烤肉、家庭舞會。再來,就是逛唱片行,聽「熱門音樂」。除了逛唱片行買黑膠唱片之外,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管道,就是美軍電台。

 每個星期五下午兩點到五點,整整三個小時,美軍電台播出「American Top 40」,由Casey Kasem主持。這是美國國內廣播節目,當時在許多國家播出,並非美軍所製作。這節目,根據當周「Billboard」雜誌,擷取前三十名流行歌曲,逐一播放。有意思的是,當時科技有限,難像現在這般以網路傳輸音訊,美軍AFRTS竟然每周將這節目壓製成黑膠唱片,透過美國空軍運輸系統,寄往全球各美軍電台。台北美軍電台的「American Top 40」,也是這樣來的。

 主持人Casey Kasem很有意思,三個小時節目裡,除了放三十首新歌,還額外加料,談論極多流行音樂掌故與知識。筆者至今記得,有次Casey Kasem曾自問自答,說了以下趣聞: 「聽眾可曾知道,有哪一支合唱團,以及這合唱團所唱的歌,是左邊讀過去,與右邊讀過來,都一模一樣?答案是瑞典合唱團ABBA,以及他們的作品SOS。」三十年後,ABBA還是全球話題。幾個月前,以這合唱團作品為主軸的電影「Mama Mia」,由梅莉史翠普主演,還在台灣紅過一陣子。

 當年台北美軍電台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還會連續播放兩個小時的「Charlie Tuna Morning Show」,也是外製節目,極有特色。還有,就是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六點到七點的「Wolfman Jack Show」。

 這Wolfman Jack,狼人傑克,在美國廣播界也是一號傳奇人物。此君聲音沙啞,講起話來有點瘋瘋癲癲,極其幽默,很愛搞笑。筆者是後來看了一部電影,才識得此君廬山真面目。

 提到喬治魯卡斯,一般人大概都知道,他是六集系列電影「星際大戰」幕後推手。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其實讓魯卡斯成名的,卻是一部歌頌青春,講述一九六一年美國加州小鎮高中畢業生一夜狂歡的史詩電影。這電影,英文名稱為「American Graffiti」,中文叫「美國風情畫」,於一九七三殺青推出。更有意思的是,這電影內容其實也沒犯什麼忌諱,但當年在台灣可是赫赫有名的禁片。

 這電影,從頭到尾由「Wolfman Jack Show」當背景音樂,甚至,到了末了,狼人傑克還客串演出,就在荒郊野外小電台播音室裡現身,飾演他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哈里遜福特也在這部電影裡客串演出,演個外地來的飆車客,後來翻車受傷。當時,哈里遜福特還是小咖,演藝生涯受挫,只好重拾老本行,當起了木匠。有天,他去喬治魯卡斯家做工,談起往事,魯卡斯一時興起,就叫他客串飆車客。

 「美國風情畫」殺青推出之後四年,一九七七年夏天「星際大戰」問世,魯卡斯導演,哈里遜福特主演,就此拉開超過三十年的傳奇。

 當年,美軍電台由五角大廈編預算,根本沒有廣告,唯一與廣告扯得上邊的,是舊品交換、讓售、贈與訊息,叫做「Swap Shop」。美軍電台改制為台北國際社區電台(ICRT)之後,ICRT有個節目叫「Community Bulletin Board」,也是舊品交換、讓售、贈送訊息,類似當年美軍電台的「Swap Shop」。

 每天晚上十二點,一天結束,另外一天開始,美軍電台播出每天一次的「台聲呼號」。播音員的台詞為:「Now 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national anthem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接下來,先放我國國歌,我國國歌音階甫落,馬上敲起一陣急促小鼓,美國國歌緊接而至。

 兩國國歌一播完,緊接著是一段美軍軍樂「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進行曲聲中,播音員又是另一段台聲呼號:「The American Forces Radio Taiwan now begins another broadcast day. From our Grass Mountain studio, we broadcast on the sign of frequency...」。

 因為時間久遠,筆者現在已經無法全部複誦上述台聲呼號全文,反正後面是說明台北美軍電台播音頻道,與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從屬關係等等。


每周一到周五,午夜時分,台北美軍電台台聲呼號語音才落,就是一句陰惻惻的男聲:「The other side」,然後,就是激烈的電吉他奏鳴,鼓聲亂敲。來了,重搖滾時間到了,當年筆者每天就等這時候,午夜之際,外頭萬籟俱寂,屋內卻是重金屬殺聲震天,過癮啊!

 民國六十七年年十二月,美國總統卡特宣布與中共建交,六十八年元旦,台灣邦交正式和美國玩完,美國駐台各官方單位陸續打包回家,駐台美軍也不例外。漸漸地,美軍電台的節目開始不正常,輕音樂取代了原有的播音節目。

 那年春天,報紙不斷報導老美回家新聞,美國大使館最後一次降旗、中山北路美軍協防司令部最後一次降旗、信義路美軍顧問團最後一次降旗。

 六十八年四月十五日晚上,台北市春雨紛飛。午夜十一點五十分,美國海軍廣電處第四十一支隊(Navy Broadcasting Service Detachment 41)隊長喬治.史林,正式宣布美軍電台從此停播。史林的停播詞提到美軍電台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簡史,並且,表示台灣美軍電台將永久停播。停播詞末了,喬治.史林以生硬國語說道:「向中華民國各位聽眾,祝您健康、快樂、萬事如意!」

 接下來,放中華民國國歌,再放美國國歌。然後,報時笛發出「滴」的一聲,午夜十二點整,再放我國國歌。我國國歌結束後,台北美僑商會會長羅伯派克(Robert
Parker)宣布:ICRT is on the air.

 派克在ICRT開播詞中,提到許多中美要人,包括錢復、宋楚瑜、戚醒波、安克治等。因為,這些中美大員共同促成美軍電台無償免費移轉,成為ICRT。錢復當時是外交部次長,宋楚瑜當時是新聞局副局長,戚醒波當時是新聞局廣電處長,安克治是美國末代駐台大使。

 派克致詞之後,ICRT正式開播,播出的第一首音樂,居然是Happy Together,這對當時的台美關係,真是諷刺極了。

 ICRT由中信辜濂松接手,開台初期,找不到專業DJ,就由台北美國學校畢業的台灣人充數。辜濂松是一九七一年美國艾森豪獎金得主,說起來,中信辜家對美國還挺捧場的,接手ICRT之前,辜家出錢出力,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四日,成立「美國艾森豪獎金中華民國協會」,定期舉辦歷年得獎人聚會活動,並推薦次年得獎人。內舉不避親,一九九九年辜承允、二○○六年辜仲諒,也分別獲得艾森豪獎金。

 台北美軍電台關門九年後,筆者於一九八八年五月,應BMW公司之邀,赴德國參觀汽車工業,在慕尼黑、法蘭克福一帶亂轉。那次旅行,我隨身帶了Walkman迷你錄音機,錄了不少歐洲美軍電台(American Forces European Network,AFEN)節目。

 那時候,兩德尚未統一,美國在西德屯兵二十五萬,約折合台澎金馬國軍總人數三分之二。那幾天,正好碰上駐德美軍師對抗大演習,不設速限的高速公路上,各色美軍軍車往來穿梭,好不熱鬧。

 去年再去德國,發現北部柏林、漢諾瓦一帶,已經收聽不到美軍電台訊號。要一直往南走,到了法蘭克福,才有美軍電台訊號。大約,二十年之後兩德早已統一,蘇聯早已解體,冷戰早已收場,所以,駐德美軍也早已跟著縮水。

 一九八九年七月,赴南韓、日本玩耍,同樣帶了錄音機。南韓美軍電台為American Forces Korean Network,AFKN,電台設於漢城市(現在改稱首爾)中心美軍龍山營區裡。厲害的是,AFKN不但有廣播,還有電視頻道,都是二十四小時播出。

 這龍山營區,當時備受遷徙壓力,因為地皮稀貴,韓國人不樂意。這道理,就如台北市政府要空軍總部搬離仁愛路現址一樣。在日本東京,則收錄了駐日美軍電台Far East Network,FEN,不知道,為何會取這樣的名字。

 雖然沒去過伊拉克或阿富汗,可以肯定,這兩個回教國家,因為駐紮大量美軍,現在一定有美軍電台。

 若論美軍電台,我想,美軍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美軍電台,應該是當年的西貢美軍電台(American Forces Vietnam Network,AFVN)。許多越戰電影當中,都可以看到或聽到西貢美軍電台。大導演柯波拉的越戰史詩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當中,就有仿製的西貢美軍電台節目。

 甚至,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在八○年代中期,就擔綱主演越戰電影《早安越南》,這電影,以西貢美軍電台為唯一演出內容。事實上,當年西貢美軍電台真的有齣極受歡迎節目,就叫「Good morning, Vietnam」,在若干越戰紀錄片當中,還能見到西貢美軍電台實景。

 至於曾在台灣風光二十五年的AFNT,筆者查找多年,始終沒能找到相關紀錄片。時過三十年,除了筆者手上約十個小時的錄音之外,筆者實在很想知道,難道台北美軍電台真的船過水無痕,沒有其他人像筆者這樣,保留當年錄音帶嗎?

沒有留言: